友善的學校建築
新北市環境教育輔導團指導教授 胥直強
學校是一種機構,校園是一個環境,建築是一個物品。這些非生物怎麼會有表情或心情-----友善?
把物品或環境擬人化,其實是我們面對環境或物品時自己的心情反映。當周遭的人都有類似的心情時,我們通常會將那個對象定調為某種表情,不管對象是不是生物。
《幸福的建築》一書的作者艾倫狄波頓指出,皇宮豪宅中照樣有離亂悲悽,儘管屋中有無數的幸運符號和美麗雕飾。相對的在陋巷貧戶中也能有天倫笑顏,只要家人相互扶持有所依賴。建築的友善不在於某種形式或標誌,在於使用建築的人和在其間所發生的活動內容。雖然,我們也都相信實質環境會有潛移默化的影響,但這種影響還是透過群體的表現而對個人產生作用。
建築中的人,才是賦予這個環境擁有種種性格的主角。一個行事懶散邋遢的人,大概不會講究身邊的事物是否整潔有秩;一群個性活潑開朗的人,應該不會容忍所處的環境常時陰沉幽悶。是人,按照自身的期望在調整或打造一個適合的環境,包括建築。
◇校園的實體環境是教學方式的一部分
教職員,是學校的經營管理人,有責任提供安全舒適的學習環境,也有權力限制不當的使用行為。他們掌控著校園環境的實質建設,他們的行事作風與個性格調主宰校園的總體氛圍。有人說:大學乃因有大師而成其大,說明學校的風格與層次來自於人。學校的領導人是否有卓見與胸襟,用人唯才而不自愎;學校的師長能否認知教育的工作是教人而非管人,要讓學生得到的不只是分科的分數與整體的名次,還有正確的觀念與健康的態度。校園的實體環境是我們教學方式的一部分,要能將知識在生活中實踐;校園不是他人的不相干事物,是我們每日心情的寫照。
學生,是學校人群的主體,他們的數量讓其自身構成校園的主要風景。雖然是以一種被動、聽命的角色現身於校園,他們的言行舉止其實是相互影響而自有範型;尤其是人格發展與處事態度,他們得之於同儕的啟發誘引遠大於師長的教訓指示。學生如何看待自己,也就定位了它的校園環境。為了求知,他會在乎周遭未曾探索的領域;為了明理,他要尋找可供檢驗的場合;為了自證,他讓環境以他為準。眾多的學生當然不會只有單一的意識,企圖凝聚群體意識往往操作不慎而成霸凌。因而如何看待異於己者、如何面對弱勢少數、如何迎戰強勢陳規,都是身處群體中的他們每日必修的人格試煉。校園不是考試與得分的計算單位,是我們每個人氣質的整體呈現。
當教育成為一項事業 ( Business ),便難逃企業組織的管理規律:要有績效評比,要追求效率 ,要可靠的評量依據。更不幸的是,教育機構(中的人)如果只相信科學的數據,認為只有量化運算才是公平的評比,教育的工作難免只計量(如升學率、出席率、師生比、綠化面積)而不見質(如快樂、信任、合群、毅力)。今年五月一篇紐約時報的報導指出「人們對數字著迷的現象意味,我們不再信任,甚至不再尋找那些抽象無形的東西,例如智慧、判斷力、與專業知識。」可怕的是,「數字不只是我們判斷與評估人事物的依據之一,而成了唯一的依據。」
對照最近教育部研擬的教師每週四十工時案,證實有些人的確是把教師看成站在生產線前的勞工,可以想像下一步必會訂定量化的產品規格,我們的學生將成為教育企業生產鏈上的一個「產品」。那樣的結果將是如何以最高效率生產一個個合乎規格乃至標準化的產品,其實是不能考慮個別學生的特質。步調不一的、好發奇思異想的,都是直接淘汰的不合格產品。教師站上生產線時也不能有個人好惡,如有個人情緒就難保公正客觀,最好是面無表情,反正也不會有人在乎那是冷靜還是冷酷。
教育當然不能只被當成一項業務,教育自有其獨特的使命。教師與學生不是勞工與產品的關係,教師與學生在學校中要講究的是品質(乃至氣質),絕非某種數量。當校園中的人在乎「那些抽象無形的東西,例如智慧、判斷力、與專業知識」,在乎他們每天生活的品質(甚至格調),校園自然會被他們經營成有質感的場所。
友善規劃,從大處著眼
如何規劃友善的學校建築?首先在觀念上需要對整體的環境資源作整合性的運用,避免為單一的政策或個別的設施作切割性的思考。例如為了行動不便者的需求,便切割出一個專用的坡道,這樣會造成多數人的一般空間受到壓縮,或是只能給弱勢族群一個「殘障」的設施。相反的應該是要求在一般人使用的空間中盡量消除對任何人都不應有的障礙,讓全體師生都可以有尊嚴的共享方便的設施。當容量不足時(資源永遠會不足),不是由管理單位畫出禁區,限定只有特殊身分才准使用。學校要做的是透過教育讓個人選擇禮讓給比自己需要的人;學生的教養包含關懷與包容,就從校園開始實踐吧。
容納與己相異者,不以多數即視為正常而忽視少數的需求,這也是通用設計( 又稱全人設計Universal Design )的基本精神。各種設施要照顧到全部的人的需求,因為行動不便或老弱並不是某些人的身分,而是每個人都會發生的現象。當教育要有教無類,學校的設施當然也是無障礙的。例如建築與地面的高差可以透過緩坡處理而消除階梯,良好的排水與防滑的地板讓所有的人都能安全的行動。
切割性的思考經常表現在校園規劃的圖面:校地外圍的狀況,無論是馬路巷道或市場民房,基本上是不顯示的。校園便這樣從社區中驣空而起,脫離了現實的環境也遠離了真實的資源。清楚的界分校園內外,便會用堅實的圍牆保護校地,校舍配置也以背面朝向社區。校園並不是城堡,社區也不是異類,只為了減少麻煩與衝突,就用切割、分隔的方式,反而失去和社區溝通、融合、乃至提升的機會。
挑戰行動不便者的「障礙」坡道。(校名保留)
◇規劃友善的學校建築三步驟
顯示學校地界(圍牆)外的狀況是空間規劃朝向友善的第一步。將校舍正面朝向周邊社區意味正視社區的存在。都會型的校園把厚實圍牆改成透空柵欄、或是採用綠化圍籬、甚至釋出部分空地與周邊的道路、公園結合,都是軟化學校與社區的關係。當然有人會擔心校園安全問題,但是封閉的圍牆反而容易形成視線死角,打開的空間則會有人經過或活動,見不得人的犯罪行為才會減少。也有人擔心開放後空間的活動性質與品質,但是開放的校地並不是放棄校地,學校仍然有管理的權力與責任,活動性質還是可由學校控制;活動品質的維持除了靠治安力量的配合,不也正是學校對社區發揮正面影響力的展現。校園圍牆打開後,法律規範禮儀開始出現。
學校和社區間柔軟的分界。(新北市光華國小)
如何規劃友善的學校建築?其次要建立減廢的觀念。我們今天身處一個物資充裕、甚至泛濫的社會,過度購置的便利廉價物品將我們的生活空間變得雜亂無章,家中如此、教室亦然。有限的空間常被無用的雜物盤據,沒有清理的空間壓縮了正常的活動場地。老子說:「戶墉以為室,當其有為其利,當其無有其用。」道理其實很簡單,空間被物體占據了,人就沒地方活動。因此慎選必要的耐用物品,讓物盡其用,不用即收儲或汰除,以隨時保持最大的活動空間。大型的固定機械設備(如電梯)往往占據重要位置,則要在其使用年限前讓其發揮最大效益,而不要為了節省電費而限制使用,反而造成資源浪費。
愛物惜物而不役於物,表現在校舍規劃即是單純明朗的建築配置。少了不必要的裝飾與曲折,加上合理的結構系統,房屋本身可減少許多建材的浪費。自然的通風採光和連續的地板面,讓空間擁有多種活動使用或調整用途的彈性,總校舍需求量因而得以降低。規律的空間配置,對日常活動於其中的師生而言,在心情上也有為繁重的課業壓力打點一個安定平穩步調的效果。
未經整合,零碎堆疊的「入口意象」。(校名保留)
如何規劃友善的學校建築?第三是要有「過程重於答案」的觀念。「友善」,是一種感受,一種受到尊重的感受。校園是群體活動的場所,每個人對同一件事的需求和感受不見得相同;如何尊重他人不同的需求,尋求可容納多數意見的共識,本身就是一個柔軟的過程。強勢的領導和便宜的行事作風,儘管一時可收速效,卻也會讓多數人在當時難有被尊重的感覺。透過適當的程序引導,讓充分的資訊在相關人員的思考中形成合理的想像;協商討論時保持開放的態度,勿必勿固;不要用職位壓制那些雖然不成熟卻有發展潛力的想法;不要用權威澆熄尚待鼓舞的公共事務參與熱情。
沒有過程的答案其實並不難尋,有的是「按照規定」、或是「遵奉指示」、「依照往例」、「比照辦理」。這些都是依據既定範型直接取得答案。但是每個學校的人事時地物不可能完全相同,每個個案的發展需要因勢利導,解決方案需要因地制宜,每個答案都應該是「不標準」的。直接套用標準答案的結果反而是隱藏了真正的問題------我們「發現問題、面對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相對的,正確的過程並不保證完美的答案,卻會有一個大家願意共同承擔的結果。過程本身就是一種友善,有過程才會有友善的結果。
友善設計,從小事做起
如何讓實質的學校建築行為具備友善的特質?其實是由點點滴滴對自己友善、對別人友善、對環境友善的小事物累積而成整體校園的舒緩氛圍。
安全。從活動的角度照顧師生的行動安全是所有設計的必須考慮的要項,例如;活動所需的裝備器械是否裝置穩固而能正常運作、 使用與收藏時是否有清楚標示的固定位置。樓梯、台階、坡道、窄巷等不方便行動的地方(而不是人)是否有足夠的採光或照明。破損的建物(如門窗、牆面、地坪)是否立即標示警告,儘快修繕,修好前也要有遮蔽防護措施。
健康。人群密度過高與人際接觸過多容易形成病菌傳染的溫床,也容易產生精神上的焦慮。如何控制學校的人數與班數,而非盲目的追求成長,以致有限的校地負荷過量的活動。適當的建築密度是所有校園健康指標的基礎,不要讓學生像在養雞場一樣整天關在室內,總要留出足夠的戶外活動空間。學校應該做的是經常清理校內不用或無用的雜物以免占用建築內的空間;以及定期檢討建築使用狀況,對老舊無用的建築就早點報廢清除吧。還有校園的植栽也同樣要定期整理,採取疏植和疏枝讓喬木能夠長高長好,也讓林下能有日照通風,不要成為無法活動且孳生蚊蟲的陰暗死角。
舒適。學校的建築應能控制適當的溫度、濕度、與氣流,因此要有適當的隔熱、遮陽、開窗設計。採用空調設備時別忘了要有足夠的換氣量以維持良好的室內空氣品質。教室的自然採光和人工照明都要有充分的照度和均齊度,並且避免有眩光。舒適的音環境和空間是否擁擠有絕對關係,必要時樓板牆壁玻璃都應有足夠的質量才具隔音效能;空間表面避免採用平直光滑單薄的材料,以免吸音能力不足形成噪音,要用更大的聲音才能聽清楚。很多學校其實應該管制麥克風在教室中的濫用,集體朗讀的教學方式也應選擇不影響別班教學的時間或地點。
有備。舉止從容是心中有定的表現。校園空間有清楚的方位關係,行動路徑通暢明亮,各種災害狀況的避難逃生都經過演練,學校師生的日常行為自然顯得從容不迫,遇有緊急事故才會鎮定處置。
尺度。正確且充分的空間尺寸是建築提供安全舒適的基本條件,例如:樓梯階級的高度與深度的配比是否恰當,樓梯寬度與斜度是否適合公共場所(不同於住家)或戶外(不同於室內)等特定狀況,扶手高度是否適合不同高度的使用者。出入門戶及走廊通路是否有足夠的寬度,不要在轉角或交會處形成瓶頸。大面積場地通常要有較大的高度與柱間距,不能只看到平面的坪數是否足夠。活動人數少的空間可以有較多的尺度變化,人多的地方就應維持單純的尺度。
交流。一個封閉的群體讓成員有安定感,但也讓他少了許多培養對外溝通能力的機會。通常學校會以固定的班級為單位安排活動空間與時間,對群體的封閉性就有增強作用。相對的,如果學生的編班並不只有一種,如跟著各別課程、路隊、社團、用餐等而改變,學生就可有更多的交流機會。學校不必為每個空間指定一個用途(掛個牌子)而將有限的校舍作零碎的分割;反而應該更有彈性的讓一些空間具備多用途,藉以增進不同群體間的接觸機會。校園中也應該多一點不用名稱的空間,讓師生有機會停留駐足,做些意見交換或是不用目的的休息。
用餐。對許多父母均在職場工作的學童而言,學校供應的營養午餐是一天中唯一的正常餐點。可是在學校用餐大都是利用教室中的課桌椅個別進食,缺少享用食物的氣氛,也少有進餐的儀節。如果學校有心培養學生的生活儀態,或許應該優先安排可供學生用餐的餐廳,讓吃飯這個日常的行為獲得基本的尊重。若擔心空間會很浪費,亦可分批用餐,進而餐廳及餐桌椅在午後則可供團體性的活動利用。
休憩。學校的空間通常就像課表一樣的安排了固定的用途,但卻少有一種為課間休息而設的空間。對班上人數較多的學生而言,下課時能走出教室讓手腳獲得伸展;對教室位於較高樓層的學生而言,不必爬好幾層樓就能到達「透天」的場地,這都很重要。面對少子化社會的學校開始有了空餘教室,就可以將牆壁門窗拆除,放空成休息的場地。教室周邊的廊下樹間,也可以做點簡單椅台,就是對走出教室的一種邀請。
學生在高樓層的教室之間也有舒適的休息空間。(新北市汐止國中)
安寧。有些學校將教室圍成封閉的中庭,師生活動的聲音迴盪成可怕的噪音,讓人處於緊張煩躁的狀態。在這樣的環境下,如何讓控制音量成為每一個人的基本修養,或許可化危機為轉機;想辦法打開封閉的牆壁,增加天花板的吸音性能,利用綠化植栽減少聲音的反射,則是在實體上可作的補救工程。許多老舊的學校在增建校舍過程逐步將運動場等空地包在中央,教室則沿著校園邊緣配置,造成教室直接面對校外的交通噪音,也造成鄰近住家直接面對學童的喧譁聲和校方通告的高音喇叭聲。利用改建老舊教室的機會,現在就應該重新檢討整個校園配置方案,設法讓教室和校外保持適當距離、讓高大的喬木成為兩者間的緩衝、讓運動場地從教室中間移出。
設置分貝計,提醒同學在封閉中庭活動時要降低音量。(新北市二重國中)
歡迎。校門口就像我們住家的門廳玄關,但是大多數的學校是直接沿著圍牆設置警衛室和大鐵門,一副戒備森嚴的防範著外界侵襲。但是家長接送孩子和安親班派車接人,上下學時又讓校門前道路像菜市場一樣的交通混亂。學校可以擺出威嚴的面孔,也可以張開歡迎的雙手;就看校園主要出入口如何設計了。學校可以在上下學的時間開放一部分的校園,安排接送的人車有等候的地方。也有學校讓校門口作成迴廊及水池,讓人經過一個優雅的空間進出校園,也親切的讓接送的人能在一個可遮陽蔽雨的地方等候。
邀請進入的學校大門。(宜蘭市凱旋國小)
環保。我們的呼吸就是吸氧排碳的動作,但是節能減碳不是要大家停止呼吸,而是要我們減少不必要的物資消耗(因為生產與使用物資都會排出二氧化碳)。學校建築不作過度的裝飾,選用耐久的材料,就是對環境最基本的友善態度。選擇適當的建築量體及方位以減輕夏季日曬,多利用自然通風以降低空調設備的負荷,選擇適當的室外遮陽板以阻曬、濾光、同時提高室內明亮度,選擇淡色的屋頂和牆面顏色以減少室內溫度,減少校園內混凝土和瀝青地坪(即使表面塗佈PU也一樣)以免熱氣不散。這些都可以幫助降低學校的能源消耗。相對的,若要採用積極的生產能源方式來彌補能源消耗,如裝置光電板、風力發電機、太陽能熱水器,則要弄清楚設備發揮效能所需的環境條件、生產效益和維護費用,否則反而是一個無必要的物資消耗。
是我們自己,按照自身的「期望」在調整或打造一個適合的環境。我們的期望會因時因地而異,更會在成長的過程中培養出基本的傾向。面對未來逐漸成熟穩定的社會,「友善」應該是我們可以期望的環境特質。友善的學校建築,要表現在一個個天真燦爛的笑容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