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教育,需從學校鏈結到社區」之後,再訪高翠霞教授談-

閒置空間做為學校和社區開啟永續發展基地的可能性

圖、訪談:焦妮娜 撰文:高翠霞教授

高翠霞教授簡介:

學歷:英國諾丁漢大學(University of Nottingham)環境教育博士

專長:教育研究方法論、多元智能理論、國小科學課程、環境心理學、學習環境規劃設計、

      學校建築與校園規劃

行政職歷:教育學系系主任(95.2-96.7)學生事務長(94.8-95.1)
主授課程:都會區課程與教學議題研究、學校本位課程研究、自然教材教法與實習、新興課程

           發展、環境教育研究法、質性研究、環境心理學、社區營造


台灣近年因少子化趨勢明顯快速,產生了嚴重的學校空間閒置問題。高翠霞教授近年研究重點在於觀察此一現象,以「永續發展」為前提,從實務角度探究學校閒置空間與社區結合為社區永續發展基地的可能性。高教授提出規劃學校閒置空間為社區永續發展的運作模式,並建議學校與社區永續發展取向以結合學習、健康與在地觀光產業為首。下文為高教授近期研究結果之改寫,提供本電子報刊登。


閒置空間做為學校和社區開啟永續發展基地的可能性

文、圖:高翠霞(台北市立教育大學教育學系暨環境教育與資源研究所教授)

前言

生育率的降低原本是歐美工業先進國普遍所面臨的危機,但是近年來在新興工業國,如台灣、韓國、新加坡等國家也面臨生育率下降的問題。根據內政部的統計資料顯示,1970年嬰兒出生數為38萬多人,至1987年已降至313,282人;2006 年更減少為205,720人(楊佩蓉、張瑞雄,2008)。少子化產生的衝擊效應,從永續發展角度觀之,層面分為經濟、環境及社會三大脈絡影響整個社會結構及社會經濟的情況(黃幼幸,2006)。目前少子化直接衝擊顯而易見便是「教育」面向,目前影響層級為國民小學階段,往後將產生蝴蝶效應,影響國民中學、高級中學,進而影響高等教育;因著入學人數逐年遞減,校園空間資源及其他相關人力及設備資源閒置將慢慢浮現至社會層面。

校園空間資源原屬於教育公共財,校園閒置空間資源的產生是社會趨勢使然,也是學校必須面對的現象;Lorne2006)強調,「今日,我們建造新的學校往往需要大筆金錢,這些校園建築不僅影響學校,更是社區和教會活動的舉辦場地,我們必須確認這些公共財能發揮效益,且順應時代需求。」因此學校必須面對教育公共財-校園閒置空間資源現象,此現象不僅是全校師生必須共同面對,也將影響在地社區。

十多年前,學校沒有產生閒置空間資源現況下,教育界倡議「社區有教室」,從教育的功能的角度來看,社區是學校的所在地,它為學校提供了教育條件與發展背景,協助學校完成教育目標。而學校以社區居民為教育對象,改變社區成員的觀念與態度,凝聚社區意識,教導兒童生活知能,改善社區生活。因此,學校向來無法自外於社區,而目前面臨社會變遷更應扮演積極推動社區永續發展的角色,使學校成為社區的學習中心,建立現代學校的新型態。

就公共財(common pool goods)的觀點,社區居家由於在地理與空間上的共有,致使社區居民成為「命運共同體」,對於社區的資源與問題等,屬於社區居民共享的公共財及各項社區的公共事務,仰賴社區緊密的社會關係及居民間面對面的生活型態,社區禍福與共的特性,才得以綿延永存與問題解決。因此,社區營造在涵蓋有限的居民及利害共生情境下,在處理公共財與政策推動,更能糾合眾力,以竟事功,透過社區營造各項工作推展協助解決地方各項問題與公共財的管理(董安琪譯,1991)。由此可見社區公共財管理方式及問題解決,能透過社區營造方式進行,而社區中最重要的公共財之一學校,當產生校園閒置空間資源時,透過社區與學校溝通協調方式,可能將產生不同的解決及活化利用方式。

    本文從實踐行動策略探討社區與學校因應閒置空間的問題如何結合永續發展。從另一角度來說,以學校閒置空間資源為為公共財之事實,規劃永續發展中心,讓學校與社區進行資源共享可行性探究,進而促使學校轉型與社區進行營造之行為,讓學校危機轉化,讓社區提升居民生活品質,帶動社區與學校新契機,讓社區及學校互補產生雙贏之策略。

 


貳、文獻研析

根據教育部統計處(2009)資料顯示,因少子化影響,88 學年度全臺灣國小學生數為1927197人,到97學年度為1677303人,十年間共減少近25萬人;而全臺灣在97學年度入學的小一新生數為233299人,預估至103學年度將只有19 4799人,較97學年度的小一學生數將減少38500人。其衍生的問題包括學校面臨招生不足甚或招不到學生的窘境,勢必會有更多的學校遭到裁撤或併校,導致閒置教室、閒置校園的產生及超額教師等等問題。易言之,少子化帶來的影響環環相扣,從班級數減少、師資過剩、學校裁併、校園空間閒置、學校與社區關係解構、教育成本提高、城鄉貧富差距擴大等等。

本文整理近年來社區與學校結合的相關方案,依照提出的先後次序可分為:(一)1950年代的「社區學校」(當時稱為「社會中心實驗學校」);(二)1995年提出的「學校社區化、社區學校化」概念;(三)1999年起始的「社區有教室」方案;(四)「社會行動取向」的課程發展概念林振春(1996)認為學校與社區的依存關係分為兩類:第一類是學校和社區互為主體,依其歷史演進過程可分成:1.修道院式的學校。2.學校與社區隔離。3.學校以圍牆隔離社區民眾。4.學校只招待學生家長。5.學校對社區民眾敞開大門。第二類係學校屬社區內的機構之一,其進展階段的指標為:1.學校蓋在社區內。2.學校設施開放給社區民眾使用。3.學校提供社區民眾所需的教育活動。4.學校經費由社區人士負擔。5.學校師資由社區人士聘任。6.學校教學活動由社區人士規劃。7.學校一切活動由社區人士監督。8.學校一切作為皆由社區人士負責。在第二類的「社區學校」關係中,學校是社區民眾體認到教育的重要性而自行創辦,經營學校來滿足自己社區的教育需求。由此看來,目前國內學校和社區的關係顯然屬於第一類,即彼此互為獨立的個體。

        Havighurst & Neugarten1975)所提出的學校與社區的關係模式,除重新定義學校在教育上與社區的連結,應回頭檢視學校在社區中扮演的角色。臺灣地區推行社區發展以來,學校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一直是矚目的焦點,尤其小學從社區發展的角度來看是最具社區發展核心,結合知識、人力、軟硬體資源豐沛(監察院,2005)。劉春榮、王佩玲、高翠霞和徐世瑜2001)認為學校與社區有相互為用的資源,學校是凝聚社區意識的基礎,小學有其社區責任。尤其在目前社會變遷少子化過程中,透過學校閒置空間再利用與社區結合,更得以讓學校永續發展。在社區永續發展的具體工作上,本研究參考Nick Wates & Charles Knevitt1987謝慶達、林賢卿譯,1993)多年觀察社區發展的成功經驗所提出的因素,將重點放於:1. 提升社區居民的社區環境責任,給予居民個別或集體的參與;2. 結合內外部的專家,共同建立具創造力的合作關係;3.為使社區永續發展,需完整考慮居民對環境需求的所有面向。以上三點也將成為本研究在探究利用學校閒置空間規劃社區永續發展教育中心的可行模式的要概念,強調「回歸需求」、「結合資源」及「共同參與」。


叁、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以社區資源人士、學校人士的訪談、座談、問卷調查收集所需的資訊。包括下列主要步驟:1.確定研究問題及研究場域;2.與社區和學校溝通並建立關係;3.進入田野調查;4.研究對象確定與工具發展(問卷調查、觀察、田野記錄、訪談等);5.工作坊辦理及田野、問卷訪談等資料收集;6.結果分析與討論並提出利用學校閒置空間再利用報告。


 

肆、結果與討論

各縣市學校閒置空間(校舍)調查結果

    研究結果顯示,受訪21個縣市中表示有學校閒置空間問題存在的縣市14個,共計173所小學,閒置情形嚴重的縣市為:台北縣(32/434間)、宜蘭縣(29/35間)、台南縣(23/143間)、高雄縣(19廢併校)、屏東縣(19廢併校)、嘉義縣(12/105間)。由訪談中發現,少子化已是全台普遍的情形,不同縣市閒置空間的數量與城鄉差距、跨區就讀以及人口移動有關。新竹、台中因有科學園區,學校學生數相對穩定。訪談中發現苗栗縣、花蓮縣、台東縣的國民小學多為六班的小型學校,除非廢併校否則無閒置空間的問題。

此外,原住民學校的廢併校標準與一般學校標準不同,台東縣受訪者表示「因為原住民多,所以廢併校問題不存在。」(東縣-20080819)。花蓮及屏東的受訪者也提到縣內領導者政策以不併校為原則。屏東縣則致力於改善文化不利地區教育環境,執行老舊校舍重建計畫。台南市及高雄縣則注重建物汰舊及控管。台南市進行建物耐震詳評,規劃校舍改建呈現特色,無閒置情形。分析訪談結果,閒置空間的用途主要改為其他教學空間如:科任專科教室、辦公室、儲藏室、家長會辦公室等,也有開放其他單位使用,用途多為教育學習類、社區活動類、服務照顧等三類。


   不同地理區域、環境特徵對學校閒置空間再利用觀點不同

    研究調查有閒置空間的281所學校對閒置空間再利用(規劃)的態度,將樣本區分為()不同地理區域,北中南東四個區域,()物理環境特徵,都市與偏鄉探討再利用的觀點。結果顯示:台灣地區北、中、南、東部四個不同地理區域在「以學校教育為先」規劃再利用的態度各異,其中在「藝文展示空間」、「資訊圖書中心」、「藝術表演空間」和「地方歷史人文館」選項的反應達顯著差異。「藝文展示空間」、「藝術表演空間」兩個項目中,顯示都市型學校勾選的比例顯著高於偏鄉型學校。其次,在「地方歷史人文館」項目中,東部學校 (較多偏鄉) 勾選的比例顯著高於北部學校 (較多都市型) ,而且偏鄉型學校勾選的比例顯著高於都市型學校,此結果是否表示偏鄉學校在地方情感強烈度高於都市學校,仍待進一步研究。      

    另由研究結果顯示,不同物理環境特徵在「學校與社區永續發展為重」的面向中以「觀光旅遊服務中心」「產業服務中心」二個項目,顯示偏鄉型學校勾選比例顯著高於都市型學校,是否表示偏鄉學校接觸旅遊觀光景點的推展、產業的行銷服務比都市學校的機會來得更高,仍有待進一步探究。北、中、南、東部四個不同地理區域在「學校與社區永續發展為重」面向中的「社區醫療站」項目的勾選反應達顯著差異。


三、研究個案分析

從研究兩個個案經營的歷程顯現以下四點

     ()無論在鄉鎮或都會地區學校都是凝聚地方意識的基地

      雖然社會變遷快速但不論是鄉鎮型的平平-墩北個案或是都會型的安安-社後個案,學校皆仍扮演凝聚地方意識的重要角色。學校是科層化及權威的正式組織體系,學校的教師和學生在長時間相處之下,具有個別化互動關懷、彼此承諾、價值共享等這些與家庭、社區相似的特質。Sergiovanni(1994)認為在隱喻上應將學校從正式組織轉變成社區 (林明地,200245)

    () 兩個個案皆須經由外部力量,整合人力資源及對永續發展共識。

    ()兩個案內部學校與社區之間互動模式不同   

      不同學校和社區各有其社會文化特殊性,學校與社區間互動行為與團體動力模式也不同。鄉鎮型的平平墩北個案,學校和社區資源互動關係薄弱,外來研究團隊投入大量資源於學校和社區,進行環境調查等活動,有深度頻繁互動。但平平-墩北個案,由於物理環境相對良好;另一方面,學校對傳統扮演角色的觀念仍強,學校和社區中的其他機構各有其功能。學校通常僅透過「宣傳」手段讓社區居民瞭解學校概況。

    都會型的安安-社後個案當學校與社區逐漸認同永續發展及閒置空間在利用理念之後,開始發展相關活動,並獲公部門(板橋市公所)重視,公部門支持漸增,本研究團隊的支持漸少,以學校力量為主主動與社區發展協會合作。

   ()兩個案學校對閒置空間規劃為社區永續發展中心基本態度不同   

      本研究兩個案若以HavighurstNeugarter1975)理論驗正。鄉鎮型的瓶瓶-墩北個案與都會型的安安-社後個案對學校閒置空間規劃社區永續發展教育中心基本態度,則如下圖                      

                                       

4 平平-墩北個案態度圖            5 安安-社後個案態度

資料來源:修改自Havighurst, R.J., & Neugarter, B. L., 1975 Society and Education (4ed)(p.216) Boston: Allyn and Bacon.

 上圖左代表平平-墩北個案模式,表現的是學校對學校與社區共同永續發展採消極態度,此為大部分學校傳統上與社區互動的型態。雖然僅隔一牆,學校與社區發展各成體系各自發展獨立自運作,然而在社會變遷與民主開放脈動的氛圍下,此種模式將逐漸瓦解。上圖右代表安安-社後個案態度圖,學校認為應與社區具有部分連結關係,有限度開放與互動,此種型態強調學校為社區生活的縮影,學校和社區關係逐漸建立資源共享雙向溝通的架構,但社區的功能並未被強調處於被動狀態。相對於學校的態度社區人士對利用學校閒置空間規劃社區永續發展教育中心的態度則較積極

()規劃閒置空間為社區永續發展教育中心的障礙因素   

      研究發現,面對利用學校閒置空間規劃社區永續發展教育中心的態度,不論是鄉鎮型或是都會型個案,兩所學校態度都普遍保守,尤以鄉鎮型個案為甚,其中最重要的阻礙因素在於「安全考量」與「運作管理障礙」兩項,「學校領導者特質」次之。其中又以後者影響最大。

      以學校和社區永續發展議題而言,Chrispeels(1993)建議兩者的伙伴關係模式應建立在「共同」的角色上,因為學校需與社區共同扮演其中的角色,也需要在學校與社區的互動關係下,一起關心學生的學習成效。這些「共同」(co-)的內涵可由下到上成為共同體的金字塔,包括最基礎的成為相互的溝通者(co-communicators)、相互支持者(co-supporters)、共同成長的學習者(co-learners)、共同教育孩子(co-teachers) ,到最上層的彼此的諮詢者(co-advisers)、決策者(decision-makers) 、相互的代言人(co-advocators)三個層面,藉由這些「共同」的相互關係,建立在對等的關係上,藉助彼此的力量成為永續發展共同體。

()學校閒置空間再利用-應以「學習」與「健康」取向為優先考量

    研究者歸納社區居民意見,發現對於學校閒置空間再利用可規畫方向原則上分成兩種類型,第一類型「學習」取向,第二類型「健康」取向,以「學習」與「健康」的需求可當作校園閒置空間再利用時的參考核心指標,而有關使用對象、使用行式與具體內容等,則必須因地制宜符合在地學校與社區居民共同需求


結論與建議

    本研究前題在於利用目前因少子化產生學校閒置空間資源,整合學校與社區共同永續發展的需求,規劃再利用,提升生活品質、促進社會永續發展。研究指出學校物理環境改變是一項凝聚社區意識的方式,以學校閒置空間資源為媒介探討適合以校園閒置空間資源共享之人事物資源。學校社區永續發展的營造,便是漸將社區居民聚集、討論,實際運作,讓社區居民有參與感與成就感,持續運作及執行,社區及學校意識能日趨一致,促進學校、社區、社會之永續發展。

    在個案研究兩年歷程,蒐集對於校園閒置空間不同面向之看法,藉此反應台灣地區對於校園閒置空間狀況,歸納與統整提出校園閒置空間再利用前提,以及規劃為社區永續推動中心,皆應「回歸需求」、「結合資源」及「共同參與」三前提。除此之外提出建議如下:

一、學校閒置空間須明確界定以免影響再利用規劃。

二、永續發展應由下而上發展在地特色,再輔以政策協助。

三、閒置空間規劃社區永續發展教育中心應結合學習、健康與觀光產業。

四、從中央(教育部、文建會、農委會、內政部等等)到地方縣市政府,閒置空間政策應有整體配套措施。

五、閒置空間規劃社區永續發展教育中心掌握規劃的原則

        ()規畫以「學習」、「健康」取向為準則

        ()再利用規劃以「安全」「永續經營」為首要考量

()再利用規劃以落實學校社區化及社區學校化理想為前提

()再利用規劃關照權益關係人看法

 

總之,回歸社區與學校連結的根本問題,思索學校和社區連結時所要追求的目標,有三點做為首要考量:社區與學校在方案或活動中關係:是平等、主-客,或是互補關係?社區與學校的共同需求與利益何在?社區與學校的共同目標為何?此三點根本的問題,亦合乎本研究強調的「回歸需求」、「結合資源」及「共同參與」三項重點,可做為學校社區結合工作的首要考量,以現實的情境做最佳的調整,使學校及社區能從閒置空間再利用得到需求滿足並臻於永續發展。


參考文獻

Chrispeels, J. H. (1993). School restructuring of facilitate parent and community involvement in the middle grades. In Evaluating education reform: Parent and Community involvement in the middle grades. Commissioned paper (pp.43-80)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ED368512).

Havighurst, R.J., & Neugarter, B. L. (1975). Society and Education (4ed). Boston: Allyn and Bacon.

林明地(2002)。助長學校內部社區感,塑造學校內部社區。教育研究月刊,9570-78

林振春(1996)。終生學習與社區教育。載於中華民國社區教育學會主編:終生學習與教育改革181-240。台北:師大書苑。

高翠霞、陳桂蘭(2008)。以推動閒置空間再生經營地方永續發展-臺北縣國光國小與社後社區的經驗2008全國環境教育高峰會議。臺灣師範大學,臺北。

高翠霞、溫育賢(2009)。學校閒置空間及其再利用之區域差異分析。2009年環境教育與永續發展學術研討會論文彙編J-9, 1-14。臺北市:台北市立教育大學

高翠霞、莊潔、范靜芬、陳桂蘭、溫育賢、何昕家(2009118日)。2008我國國小閒置空間調查研究。中華民國環境教育學會(主辦)社區永續發展,環境教育與永續發展研討會,臺北市立教育大學。

教育部統計處(2009)。重要教育統計資訊--國民中小學學生數推估2009412  http://www.edu.tw/files/site_content/B0013/overview47.xls

莊潔、范靜芬、高翠霞(2008)。蚊子教室怎麼辦?--從永續發展教育的角度看校園閒置空間再利用2008全國環境教育高峰會議。臺灣師範大學,臺北。

監察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編印(2005推動社區總體營造工作之成效與檢討專案調查研究。臺北:監察院。

劉春榮、王佩玲、高翠霞、徐世瑜(2001國民小學的社區責任與可行作為研究。國立教育資料館委託台北市立師範學院之研究報告。臺北:國立教育資料館。

謝慶達、林賢卿翻譯(1993社區建築:人民如何創造自我的環境How people are creating their own environment--Community architecture(原作者:Nick Wates & Charles Knevitt)。臺北:創興。(原著出版年: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