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旅遊遴選及輔導制度

、圖:台北市立教育大學環教所碩士 、中國文化大學地學所博士生  劉禹詩

台北市立教育大學環教所所長  陳建志


觀光活動一直被視為較不具汙染性,所以被冠上「無煙囪工業」的雅號,然而,觀光產業真的不會帶來汙染嗎?人們在從事遊憩活動時,對環境或多或少的衝擊,甚至減損大自然的價值,那觀光還是無煙囪工業嗎?旅遊是一種複雜的社會現象,不同的國家、種族、社會對觀光發展的觀念不盡相同,但大多數以觀光促進經濟發展,社會繁榮的手段則如出一轍。

 

一、認識生態旅遊

淺論生態旅遊之基本內涵,其實就是將大自然當作教室,從行前運用網路蒐集資料、規劃行程(自然與生活科技);對於環境的詠歎而從事文學創作或藝術繪畫、表演(語文、藝術與人文);對旅遊地歷史文化、地理環境、社會經濟制度、自然生態環境保育等的瞭解(自然與生活科技、社會);運用環境進行數學遊戲、大地遊戲等(數學、綜合活動、健康與體育),就是讓參與者藉由活動的進行,實地體驗周遭的事物,吸引參與者主動學習達到各領域的整合、寓教於樂、終身學習的效果。

生態旅遊是以自然為本,並以自然為導向的觀光活動,相對於大眾旅遊而言,是一種自然取向的觀光旅遊,主要基於當地自然歷史以及傳統文化上,並為一種兼顧自然保育與遊憩發展目的之活動。

國際生態旅遊學會對生態旅遊的定義是:「生態旅遊是一種負責任的旅遊,顧及環境保育,並維護地方住民的福利。」而行政院於民國91116日同步宣布2002年為台灣生態旅遊年。行政院永續發展會國土分組擬定生態旅遊白皮書。生態旅遊白皮書綜合國內外學者的意見後,將生態旅遊定義為「一種在自然地區所進行的旅遊形式,強調生態保育的觀念,並以永續發展為最終目標」。符合此定義的生態旅遊,必須要透過解說引領遊客瞭解並欣賞當地特殊的自然與人文環境,提供環境教育以增強遊客的環境意識,引發負責任的環境行動,並將經濟利益回饋造訪地,除藉以協助當地保育工作的進行外,亦提升當地居民的生活福祉。

因此,透過生態旅遊,不只是狹隘的讓參與者去知覺環境,認識動植物、瞭解生態環境問題等侷於環境教育的一環;而在網路的使用上則是資訊教育;觀察動植物的性別角色是兩性教育;尊重大自然界的所有生物是生命教育;行程的規劃組織、發現自己的興趣是生涯發展教育;活動時對自我照顧、禮儀是家政教育。所以生態旅遊和國民旅遊素質之提升是一體兩面、互為所用,一是工具、一是目的,二者相結合,便能相輔相成。

保護白面鼯鼠的棲息地


二、生態旅遊的精神

多數的學者對生態旅遊的關心有以下五大原則:「基於自然與文化」、「重視環境教育」、「支持地方永續發展」、「喚起保育意識」、「利益回饋社區」等。而在「生態旅遊白皮書」中在推動生態旅遊時需整合「基於自然」、「環境教育與解說」、「永續發展」、「喚起環境意識」及「利益回饋」等五個面向,才能顯現生態旅遊的精神。

1.基於自然

生態旅遊是以自然環境資源為主題,將當地具有生態教育價值的生物、自然及人文風貌等特色,透過良好的遊程與服務,使遊客得以深入體驗。因此自然區域之獨特資源,為規劃及經營生態旅遊之必要條件。

2.環境教育與解說
生態旅遊以體驗、瞭解、欣賞與享受大自然為重點,旅遊過程須為遊客營造與環境互動的機會,除需對旅遊地區之自然及文化襲產提供專業層級之介紹外,並應在行前及途中給予正確資訊,透過解說員的引導與環境教育活動的融入,提供遊客不同層次與程度的知識、識覺、鑑賞及大自然體驗。

 

透過告示牌告知遊客行使生態旅遊的規範

社區自行研究製作泥火山豆腐


3.永續發展

生態旅遊地區之發展及經營方法,應以實踐自然資源之永續、保護當地生物多樣性資源及其棲地為原則,不但必須將人為衝擊降至最低,並能透過旅遊活動的收益,加強旅遊地區自然環境與文化襲產之保育,因此永續發展才是生態旅遊的最終目標。

4.環境意識

生態旅遊結合了對自然環境的使命感與對社會道德的責任感,並應積極將此種理念的認同擴及遊客。生態旅遊期望藉由解說服務與環境教育,啟發遊客對地方傳統文化與生活方式的尊重,鼓勵遊客與當地居民建立環境倫理,提升環境保護的意識。

5.利益回饋

生態旅遊的策略是將旅遊所得的收益轉化成為當地社區的保育基金,操作方式包括鼓勵社區居民的參與,及透過不同機制協助社區籌措環境保護、研究、及教育基金,以對當地生態與人文資源之保育提供直接的經濟助益,並使社區能獲得來自生態保育及旅遊發展的實質效益。


三、生態旅遊遴選制度

生態旅遊地評選準則,藉由合理的評選指標,遴選出適當的生態旅遊地以供國人觀察,是提升國內生態旅遊水準的方式之一,當然,最終的目標是希望能藉由正確的生態旅遊方式,讓遊客實地去看、去聽、去觸摸、去感受,真正落實鄉土教育,也藉由親近這片土地,了解這片土地,產生對人與其所居住的地方的認同,並引發其主動、積極地關心周遭的生活環境,進而真正落實生態旅遊「基於自然」、「環境教育與解說」、「永續發展」、「喚起環境意識」及「利益回饋」等五個面向,顯現生態旅遊的精神。

整個遴選制度從一開始收件報名,經過遴選委員不記名投票初選後,開會決議進入複選之旅遊地。再經由遴選委員現地勘查旅遊地,依據遴選指標進行評分,並於現地勘查後提供建議與輔選給旅遊地。統計各委員評分之分數後,開會決議何處為該年度生態旅遊地決選地。

                                           

使用再生資源製作解說牌

保留自然步道

在遴選過程中,遴選委員提出現勘評選時間過程緊湊,更容易受到氣候、時間影響而無法全面性的觀察,在此情況下增加評分困難度,只能透過聽取簡報及綜合討論時,讓委員更瞭解當地自然生態、文化特色與環境保護上之經營管理。因此,為求觀察當地完整之生態應當在當地過夜,亦可增加夜間觀察等活動,如此才能展現完整的生態旅遊。

澳洲生態旅遊協會之遴選制度已發展完整,通過澳洲生態旅遊遴選之後即頒證生態旅遊標章,以告示遊客。而過去研究中認為生態標章的認證一方面可以對私營機構要求履行或承諾提升旅遊之品質,另一方可以讓遊客理解不同生態標章之意義,並提升遊客對環境保護與生態保育之認知。


四、結論

生態旅遊是不會自動永續地,如果要達到永續,就必須在經濟可行、環境適宜,和社會文化可以接受的。要達到生態旅遊之精神仍需要政府政策的推動,尤其是經營管理者之實務輔導,遴選委員於現地勘查時多次強調輔導之重要性。

台灣發展生態旅遊地遴選制度已有四年,生態旅遊地遴選過程中從報名、初選到複選的篩選生態旅遊地都應嚴謹,亦可在報名時及明白告知其條件。並於遴選過後對於未進入決選之生態旅遊地應進行長期輔導,可由專家學者及觀摩參訪提供相關生態旅遊認知與經營管理之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