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利用」教育觀能夠引領人類過渡到永續的未來嗎?

--檢視國中小教科書生態環境與動物保護課程

文:關懷生命協會動物保護教育扎根計畫召集人 萬宸禎

圖:照片攝影創作者授權台灣動物平權促進會提供  

環境倫理與動物倫理

     環境倫理學從一九七○年代西方哲學開展,人們開始意識到因人類自我中心的生活方式讓大自然生態系的運作出現種種環境問題,開始反思人與自然環境的關係,應如何讓環境資源對人類自身與未來世代的生存需求可永續利用,而開展出對環境生態的關懷,以及各種保護環境的政策以因應各種大自然出現的危機(吳育璘譯,2005)。「永續發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延續至今,不僅是環境倫理學的主流思維,也成為社會普遍的價值觀。筆者檢視南一、康軒以及翰林三家出版社在2008年版本延用至今的教科書,「永續發展」也是環境保護、動物保育教育相關課程的核心價值。人類社會化的進程,學校教育為建構思想、社會規範以及行為的場域。但當普遍的人類從兒童期進入正式教育系統開始,教育的主流價值和生活實踐隱藏著不對等的人-動物的權力關係,是否遮障了我們原本得以洞見大自然環境、動物、植物以及自身存在的內在價值?以維護人類自身利益發展的環境關懷行動已歷經數十年,但科學界發現整個生態系面臨的災難與危機有逐年增加的趨勢。若學校正式教育繼續教導我們的孩子「永續利用」的教育觀,真正能引領人類自身與未來世代過渡到「永續」的未來嗎?

    學者Andrzejewski、Pedersen和Wicklund將物種主義定義為「人類優於其他動物並基於這種信念對其他物種的壓迫」。Sanbonmatsu認為物種歧視主義不是無知或缺乏對動物的道德準則,而是資本主義物質化系統的一種生產方式(K. G. Dinker & H.Pedersen, 2016)。近年人類社會資本主義大量興起,大自然棲地、動物被利用、被物化、分化、階級化的情況。人類大量利用動物,嚴重漠視動物具有感知能力承受痛苦的情況。動物被獵殺、屠殺、被強迫受孕、被閹割、被迫囚禁、被迫馴化、幼年動物被迫與母親分開、被當作娛樂的工具被迫表演,如同生態女性主義主張這些不人道對待如同殖民時期的人類受到剝削、利用、支配等對待,以滿足殖民者權力控制與壓迫。人類中心主義教育加劇人類自身、動物與其棲地、海洋及整個自然界陷入更大的危機。
動物園被圈養展示的熊(許閔皓攝影) 動物園被圈養展示的老虎(沈怡帆攝影) 動物園的大象(許閔皓攝影)

    環境倫理學除了「永續發展」學派,還有許多學者提出不同的理論,其中「深層生態學(Deep ecology)」的學者以更深廣的反思性強調平等性,主張放下以人類為中心,從人與非人的領域及自然環境之間的連結關係中體悟其原貌(吳育璘譯,2005)。此派別的論述與動物倫理學之動物權利論相呼應。動物權利論學者湯姆・雷根(Tom Regan)一位動物改革者,他希望人類除了看見自身需求,也能看見動物的需求,進而體會平等性的價值觀。雷根提出本有價值(inherent value)與生命主體(the-subject-of-a-life),主張「尊重權利」(the right to respect treatment)以及「不受傷害的權利」(the right not to be harmed),認為人類必須尊重動物,因為動物與人類同樣具有本有價值。同樣,人類不能任意地傷害動物,動物與人類一樣是「生命主體」,是有各種感受能力的有機體,人類有義務給予重視(釋昭慧,2016)。雷根在《打破牢籠》一書體現他捍衛動物生命權利的精神,呼籲人類讓囚禁動物的牢籠消失,讓動物自由!  
牧場的小牛與母牛等遊客買奶餵奶(黃筱倫) 在農場被囚禁展示的台灣獼猴(黃筱倫) 在農場被囚禁展示的熊(黃筱倫)

    近年,動物倫理學出現一股新力量,一位女性學者瑪莎•納斯邦(Martha C. Nussbaum)提出「動物正義論」。納斯邦強調「關懷」以社會正義為基礎,從對人類關懷延伸到對動物的關懷,主張動物的各種能力需要受到重視,僅只是理解動物有「感受痛苦的能力」是不足夠的。她以動物的「能力進路」建構動物必須受到保障的權益,包括:生命延續性、身體完整性、健康、感覺想像與思想、情感、身體健康、遊戲等、以及物種與人類之間良好的連結、人類有責任介入避免動物的傷害、尊重動物的棲地與族群生活等觀點需要被尊重。納斯邦並主張「能力進路」可作為制訂政策的原則,更進一步認為動物的能力應納入國家的憲法以保障動物的權利。納斯邦點出人類的「悲憫之情」(compassion)為「能力進路」的道德根源,強調人類幫助需要幫助的生命,是我們內在仁慈與悲憫心的顯現,是受苦的生命觸動我們本具有的善,是道德行動真正的起點(王萱茹,2014)。此理論相應佛陀證悟眾生本具慈悲心的善德,向眾生宣說「眾生平等」的見地。

    1970年學者彼得•辛格以《動物解放》一書為無法為自己說話的動物發聲,為暴露被人類經濟化嚴重受到不人道對待的動物處境,撼動了人們反思在社會化教育過程,被教導雞、豬、牛、羊等動物為人類食用的動物的觀念和行為,引起越來越多人們從人類對待動物的態度中覺醒,開始投入動物保護改革運動。也有越來越多科學家關注動物的處境,大量地透過科學實證為動物權利發聲。動物學者瓦爾德(Frans de Waal)發表多篇動物擁有同理心、利他的「安撫行為」(act of consolation)的研究。他發現大猩猩以及其他動物身上同樣發現動物展現利他、同理的安慰行為的特質(Waal, 2005)。瓦爾德證實「動物與人類情緒上感同身受的同理心」於歷史進程中的重要性。道德是經過演化而來的,在動物身上可以發現這些元素:同理心、安慰、親社會、互惠和公平的概念,這些都是道德發展的重要關鍵(Waal,2012)。

    馬克.貝考夫(Marc Bekoff)在〈具有同理心的動物〉(The Compassionate Animal)一文中描述:「這幾年研究員發現很多類型的鯨魚身上都有一種獨特的梭形細胞(spindle cells),這種細胞對於情緒發生的歷程及智能行為的發展很重要,它存在於與「社交組織行為、同理心、對他人感受的認知、以及快速直覺反應」相關聯的大腦區塊中。人類同樣在相同的大腦區塊中也擁有這種梭形細胞。由此證實,人類絕對不是唯一能表現同理心的物種」(Marc Bekoff,2008)。另一位學者威邁爾斯菲爾德(Wemelsfelder,1999)從動物行為意識解釋動物在密集圈養環境下發展出的異常行為。圈養動物讓動物受虐及受苦,導致動物出現精神異常的行為。如:重覆踱步或反覆嘔吐,再吃下自己嘔吐物等異常行為,自殘、啄羽,甚至激烈情緒反應的攻擊行為,這些都反映了動物在被圈養囚禁承受了極大緊迫,身心狀況已然崩潰。動物受苦不是內部或是隱藏著,是一個明顯的解體過程,是公開的可觀察到的現象,是主體長期受苦的直接表現。    

    這些科學研究,讓我們重新檢視人類如何看待、對待動物的態度,從動物的立足點反思動物的主體性,思考人類-動物不平等的關係,讓動物處境受到極大的痛苦,這個痛苦的處境人類也置身其中。 


檢視課程中環境倫理與動物保護的課程

尊重動物保育及同伴動物保護的課程

    筆者檢視康軒、南一、翰林三家出版社在2008年出版九年一貫課程使用至今的科目為《自然與生活科技》、《數學》、《社會》、《國語》等課本,整理出七個面向提出討論:

一、「人類與動物的平等性」為十二年國教動物保護教育的核心價值

    筆者檢視康軒、南一、翰林等出版社在各年級的《自然與生活科技》中呈現如:「動物如何獲得養分」、「動物行為」、「親代與子代」、「動物的牙齒結構」、「動物的運動方式」等課程,介紹人類族群與其他動物族群的身體結構、家庭關係、親子關係等。筆者認為這些課程背後教育意義隱含著人類與非人動物的「平等性」,但筆者只在《社會》課程閱讀到「佛陀與佛教」的課程中介紹佛陀宣說眾生平等,以及動物也是生命、也有感情的描述。筆者認為學童的發展無法將這兩個課程「平等性」的意涵相連結。建議「人類與動物的平等性」為十二年國教動物保護教育的核心價值,出版社可在編撰各科目中融入其內在價值與意涵,引導學童建立平等性的價值觀。


  二、環境倫理與動物倫理道德上的反思

    康軒《自然生活與科技》引導學生從環境倫理道德思考,如:校園生態的觀察課程設計引導學培養觀察的能力,請兒童思考哪些植物是動物的家;或提出「人類是否有權利讓其他物種走向滅絕,當代的我們是否可以恣意破壞地球,卻讓子孫承受後果?」課程內容以引導學生反思人類過度利用自然資源造成的危機。課程可提供更多元的環境倫理、動物倫理的論述,以引導學生對議題產生更深入探究與省思。


三、《自然生活與科技》強調「動物保育」的觀念

   《自然生活與科技》課程在「動物保育」的議題強調公部門和民間保育團體長期努力針對面臨獵捕壓力瀕臨絕種等動物和棲地的保育,包括:台灣黑熊、珠光鳳蝶、黃山雀、台灣鏟颔魚以禁獵、封溪等措施保護等。課本中強調目前台灣石虎面臨許多人為危機,如:棲地開發、路殺、捕獸夾等造成瀕危的問題。課本引導學生以批判性思考石虎生存的危機、為什麼需保護等,突顯動物及棲地存在的重要性,以及人類對待動物的態度。


四、《自然生活與科技》可增加從日常生活以蔬食抗暖化愛護地球的行動

    《自然生活與科技》在「愛護地球」的篇章,筆者建議課程內容增加以蔬食或素食減少碳足跡、少吃肉的行動抗暖化,不僅愛護地球也鼓勵學生從日常生活中實現保護動物的行動。


五、《數學》也可融入動物保育議題    

    南一、康軒數學課本融入了解動物與動物保育的觀念,如:北極熊數量急遽減少面臨棲地消逝的危機、了解海獺一天攝取的食物重量的算術。又如:鯨魚、大象、狗、人類等的重量換算成公噸的數學,以及:候鳥遷移飛行的里程數的計算,融入動物保育課程具創意的教學設計。

數學 也可以融入動物保育(南一版數學五年級下學期 )


六、《社會》看見街貓為社區居民凝聚的動力的力量    

    南一版《社會》課程「社會放大鏡」以「守護社區的貓天使」介紹雲林頂溪社區為紀念流浪貓小咪而發展居民與街貓共融的生活型態,居民為街貓建立貓屋、成立志工隊,引導學童理解街貓的處境、社區與流浪動物友善共融生活的價值觀。學校老師可藉由這個課程,引導學童觀察社區中的流浪動物處境、社區的人們對待動物的態度,開展自身在社區對流浪動物的關懷行動。


 七、《國語》重視兒童與動物關係    

    在「做朋友」的課文敘述「貓和狗告訴我們,不同的動物也可以做朋友」。在「我是小主人」課程描寫兒童的寶貝為同伴動物家人,將兒童與狗的親密的情感與班上的同學分享,文章呈現學童家庭中的同伴動物如家人一般情感,引導學童發展動物照顧責任的重要。另一個課程以「動物的心聲」一文為白鷺鷥等動物的家(棲地)被汙染難過的心情,為動物發聲。
國語動物的心聲(翰林版國語四年級下學期) 國語貓狗是好朋友(翰林版國語一年級下學期)

強化人類中心主義永續利用資源的課程

    筆者檢視《自然生活與科技》除了人類中心主義永續利用為教學的核心價值,沒有其他環境生態倫理學的價值觀,不僅限制了學校教師教學的理念,忽視學童認識自然生態與動物生命的原貌,更嚴重的是引導學生建立生態系與動物為人類所利用的資源的教育觀是否為教育上的偏誤?筆者整理出六點面向提出討論:

一、「基因轉殖、基因改造」為生態系無法逆轉的傷害

    在「基因轉殖、基因改造」的主題,課本內容多強調經濟上的助益,只在文末以「對自然環境生態造成衝擊、影響生態平衡」等敘述帶過,皆沒有提出更多對基轉、基改所造成大自然生態系不可逆轉嚴重性的傷害的論述。

二、沒有任何一種動物或海洋生物的生命為人類理所當然的食物

     翰林版介紹「洋流的形成對海洋生物的影響」,敘述「在冬至前後,烏魚洄游到台灣西部海域」之後,用圖文呈現漁民大豐收的情形。南一版在「人類與環境」的教育,右邊的插圖為保育的觀念透過兒童分享:「如果我們用潛水或其他方式使用海洋資源,不僅在經濟和保育之間取得平衡,更可以永續利用,不是一舉多得嗎?」。南一版在介紹「生物多樣性」,以兒童的對話呈現:「哈,牛是人類的好幫手!黃牛可以協助農夫耕作,乳牛可以生產乳汁供人類引用」。在生物多樣性的定義為「在醫藥、食品、科技、美學和休閒等各個領域,人類常受惠於生態系中各種物種不同基因的幫助…黃牛和乳牛,分別可協助農夫耕作和生產牛乳」,稱為「生物多樣性」。    

    上述課程的插圖以”兒童的角色”教導”人類中心主義教育”的教育觀。筆者針對「黃牛、乳牛為生物多樣性」拋出此議題的討論。「黃牛、乳牛分別可協助農夫耕作和生產牛乳」,這不是生態系中自然呈現的生物多樣性,與生物多樣性沒有任何關聯。這是人類社會為經濟利益,利用牛做為生產工具,且畜牧業已經由科學證實為造成地球暖化危機的主因。    

    哺乳類動物成長到成年,還沒有斷奶的物種只有人類。牛被人類當成賺取龐大利潤的工具,利用乳牛不斷強迫受孕生下小牛後,母牛和小牛被迫分離,並開始將母牛哺育小牛的奶以工廠化的方式搾奶,供給經濟市場販賣提供人類享用。奶牛因不斷被迫受孕過度利用,大約6年壽命就無法生育,無法生育的奶牛,最後的命運是被賣到屠宰場成為人類食用的肉品。    

    從牛的立足點來看,牛生活在自然棲地,從來都不需要人類,不需要被人類馴化、更不想被殘酷對待,以滿足人類的生活慾望。筆者從這一議題延伸反思,課本中只閱讀到課程教導學童認識豬、雞、牛、羊為畜牧業被人類經濟化作為食用的動物,卻沒有任何的課程討論被經濟化的動物嚴重受虐、受苦處境,動物生命被區隔化,我們的孩子於是學習到的是豬、雞、牛、羊等動物是人類理所當然吃的肉!這樣的教育觀念嚴重剝奪且扭曲兒童對不同物種生命本質的了解。筆者希望拋出一個教育觀點,就是我們的教育必須讓孩子在知識上、情感上和行動上理解到,沒有任何一個動物生命是被人類視理所當然的肉品,才不會讓我們的孩子即使眼睛看得見,卻無法看見動物生命存在的本質!


 

三、造成外來種生態危機的「生態殺手」是人類自身

     翰林版的「生物多樣性的重要性」課程,將巴西龜、牛蛙、琵琶鼠等物種冠上「生態殺手」的名稱,筆者建議可引導學生更深入的討論真正「外來種生態殺手」的元兇是誰?這些利用動物的業者罔顧動物生命,將幼小動物從當地棲地大量掠捕走私,走私過程動物大量死亡,人類為了不道德的私利,不僅造成動物苦難、國家之間生態環境嚴重失衡的危機,而解決外來種動物卻是把動物冠上「生態殺手」汙名,以類獵殺的方式消滅動物。這又是一個嚴重偏誤的教育觀。


四、不把昆蟲從棲地捕捉囚禁在飼養箱觀察

    筆者強烈建議刪除「飼養昆蟲」課程,以觀察棲地或學校昆蟲的教學課程代替。從環境保護觀點,人類不應侵擾棲地生活的昆蟲。從平等性的觀點,教育者可以角色扮演的體驗活動引導孩子體會自己是昆蟲被捕捉,被捕捉或被繁殖買賣的昆蟲的感受為何,或引導學生觀察螞蟻、蝴蝶或其他昆蟲被侵擾時,出現緊張、驚恐想逃跑的行為。另一方面,這個課程直接提供不當買賣的供需問題,學校老師或家長為因應這個課程,購買養殖箱、昆蟲提供學童觀察飼養,業者因此獲得利用動物賺取利益的正當性,或在棲地捕捉昆蟲造成生態的問題。課程結束後,老師或學童不再飼養將昆蟲放生在環境中又造成生態平衡的問題。引導孩子觀察生態,卻以侵擾捕捉或購買昆蟲的方式,真正能達到引導孩子們體現尊重生命的教學目標嗎?

五、不去利用動物的農場消費就是保護動物的行為

    筆者在《社會》課本看到針對台灣產業的介紹,課文敘述「牧場除了畜產品開發乳製品之外,還進一步發展成具有生態教學功能的教學牧場」,圖文顯示「許多牧場開放讓民眾參觀,並配合學校舉辦戶外教學活動」。環境教育法在100年6月開始實施。教育部正式發文,請各級學校安排戶外教學課程必須到通過環境教育場域的場所。筆者在2013年與工作團隊針對全台17所農場與牧場進行調查,發現業者標榜戶外教學中心,或環境生態教育中心示範場所,吸引家長、學校老師帶兒童參觀,卻是以商業利益導向,利用兒童喜愛親近動物的天性以餵食、餵奶、拍照、騎乘、釣撈等體驗活動,甚至涉及動物虐待,嚴重違反動物保護法。讓人憂心的是,業者嚴重扭曲人類與動物關係,讓學子誤以為戲謔動物的錯誤行為是對待動物的方式,並認為這就是動物保護、是環境教育(萬宸禎、林憶珊,2013)!筆者建議出版社此課程已不符合目前環教法的規定,應即時修訂課程的內容。

六、除了棲地動物保育,其他動物的處境和主體性也需要被看見

    九年一貫的課程中,最常出現各個領域課程為棲地動物保育以及非常少量「人與同伴動物的關係」的課程。筆者沒有看到任何其他被人類利用的動物遭受到的處境,如:被當作娛樂工具的動物、被作為實驗工具的動物、被作為經濟工廠化的動物、以及被繁殖買賣的動物們的處境被呈現、被揭露!


    2010年環教法修法會議進行過程,由筆者代表關懷生命協會出席爭取將動物權放入法條,最後通過決議以「尊重生命」納入條文並擴及動物保護教育。這個轉機讓動物保護教育得以成為學校正式教學的議題。2018年12月,立法院三讀通過《動物保護法》修正草案,規定各級政府應普及動物倫理與動物保護法規相關教育,並落實於12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綱。這對動物保護教育在正式教育體系中的進程又往前跨出一大步。國教署日前已委託學術單位籌組編撰教材,正式成為十二年國教動物保護教育教學教材,其核心價值以「人與動物平等性」價值觀開展,從「同伴動物」主題開始研發,逐步延伸到「被人類經濟化的動物」、「被人類提供娛樂、觀賞、展演及騎乘的動物」、以及「被實驗的動物」等教材,提供國小、國中、高中教師使用。目前課本為2008年版本至今已超過10年,筆者建議南一、翰林與康軒出版社可藉此次出版契機,將動物有關的課程以國教署動物保護教育原則「人與動物的平等性」之核心價值予以增訂修改。教師在未來可選擇將動物保護教育融入教學或運用彈性課程進行主題教學,學校在未來可更有彈性地將動保教育規劃為學生一整個學期選讀的課程,或成立動保社團,由社團指導者引導學生透過實作學習過程做中學,成為動物保護的守護者、實踐者。
愛心媽媽與浪犬(沈怡帆攝影) 愛心媽媽照顧的狗(沈怡帆攝影)

    筆者希望我們的孩子在受教權上擁有知的權利,能在正式教育除了認識棲地動物保育,也能了解還有其他動物的處境需要被看見與關懷。若能從教育領域逐漸跳脫物種歧視,在重視人權、女權、性別平等重要觀念,也能重視動物權利的價值,體現平等性的倫理觀,將會在未來人類世代產生巨大的改變。筆者期盼孩子們得以看見每一種物種、動物與不同族群生命在生態系存在的本質,並在內心深處升起「尊重生命」的光!

參考文獻

王萱茹 ,2014。論瑪莎•納斯邦(Martha C. Nussbaum)的動物正義論。關懷生命協會網站。

孟祥森、錢永祥譯,民85年。動物解放。作者:Peter Singer。關懷生命協會。(原著出版年:1975)。

陳若華、林云也譯,2016。打破牢籠。作者:Tom Regan。關懷生命協會。(原著出版年:2004)。

釋昭慧,2016。一步到位,淨空牢籠 -《打破牢籠》序。關懷生命協會網站。

萬宸禎、林憶珊,2013。〈娛樂動物是人類生活中的必要性?!保障動物平權-台灣動物農場之踏查田野調查報告〉。台灣動物平權促進會網站。

吳育璘譯,2005。愛蜜莉.貝克及麥可.李察森編輯,《倫理學的應用》(Ethics Applied),第二版,第11章倫理學與環境Ethics and The Environment(紐約:賽門與舒斯特出版公司,1999年)。台灣環境資訊中心網站。

Frans de Waal(2012),Wesley Lee譯。<動物的道德行為>(影片)。

Frans de Waal(2005),霍淑儀譯。<同理心的演化>。台灣動物平權促進會網站。(FromGreater Good The Science of a Meaningful Life)

Marc Bekoff(2008),霍淑儀譯,<具有憐憫心的動物>。台灣動物平權促進會網站。(From Greater Good The Science of a Meaningful Life.)

Francoise Wemelsfelder,1999.The problem of animal subjectivity and its consequences for the scientific measurement of animal suffering. Attitudes to animals:Views in animal welfare, 37-53.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K. G. Dinker & H.Pedersen, 2016.Critical Animal Pedagogies: Re-learning Our Relations with Animal Others.H. E. Lees, N. Noddings (Eds.), The Palgrave International Handbook of Alternative Education, DOI.